编者按:5月16日是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开赛的第一天,上海外国语大学72名志愿者集中上岗,服务于翻译、贵宾接待、运动员支持等多个一线涉外岗位,覆盖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意大利语、斯瓦希里语9个外语语种。与此同时,协助上海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沟通对接、提供翻译服务的任务全部由上外同学承担。上外人用外语特长为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贡献力量!
为确保此次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3月初,上外就在市体育局、团市委指导下,启动了赛事志愿者招募。其中,18名具有对外交流实践经历的长期志愿者于4月初集结完毕,在赛事筹备阶段就投入各个外事工作岗位,承担了协助上海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沟通对接、提供翻译服务的全部任务。在近40天的志愿者工作中,上外志愿者们积极发挥语言特色,为交流沟通提供全方位翻译服务;深度参与各个环节,在交往合作中弘扬中国青年风采,展现上外学子风貌。
“赛事赛程相关用语一定要追溯到官方源头,每一个细节用语都会反复斟酌讨论。”作为一名翻译志愿者,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晓瑜负责观众服务板块各类材料的英文翻译和校对。在提供翻译时,准确性是她认为最首要的标准,“如果观赛地图出现任何一点小小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到观赛体验。”随着赛地情况的更新,刘晓瑜不断调整翻译细节,确保为观众提供百分百准确的信息。
在上外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历让刘晓瑜深知,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跨文化因素和实际的场景特点,“和机器翻译的应用场景不一样,赛场上是天南海北来客互动、交流的场合。如果我是观众,我总是希望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得到关键信息。”因此,在手册的小贴士部分,她选择使用短句来增加可读性。
比赛拉开帷幕前,赛事媒体运行板块的工作节奏格外紧张。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对接媒体、回复全球各地的咨询邮件家居设计工作室,还要参与各种预热活动的筹备工作,撰写、翻译信函。来自上外广播电视学专业的2020级本科生董嘉骐成为媒体运行翻译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与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营部联络沟通,并在赛事期间担任新闻中心综合岗位志愿者。“在新闻中心工作让我深刻感触到,每一个小小的努力,每一次对细节的追求,都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上海。”
法语辅修第二专业的背景对于董嘉骐的志愿服务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10月,他曾作为学生团长与上外师生共赴法国巴黎开展调研报道,其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他重点关心的话题。得益于此,他在此次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筹备工作中已提前掌握了必要的赛事专业知识。面对法语媒体和部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发来的法语电子邮件和文档时,他能迅速理解并整合家居设计工作室,显著提升了工作流程效率。
长期以来,上外立足语言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各类优质对外交流实践平台及外事志愿服务机会。英语(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生张利辉认为,作为上外青年,牢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一线的使命,积极投身对外交流实践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上外人,总有很多机会能学以致用推动全球青年交往,我十分珍惜每一次这样的机会。”
赛事期间,张利辉作为英文联络员,日常协助上海市体育局和东方卫视导演组有关负责人,开展文件笔译、会议口译、现场陪同翻译及与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邮件接洽等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工作经验不断积累,张利辉对所负责工作愈发熟悉,“刚上岗时,为国际奥委会和上海组委会做会议口译还需要速记;现在已经可以几乎不借助笔记直接翻译。”张利辉曾在全国青联、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担任国际传播支持团队骨干,还曾在香港城市大学交换一学期,这些对外交流经历使她在这次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英语(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生苟涖涵,同时也就读于卓越学院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实验班,作为组委会综合协调组英文联络人,负责规划、统筹和协调/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工作。自4月初上岗以来,苟涖涵便参与到了赛事紧张的筹备和执行环节中。“当我刚刚进入组委会办公室工作时,赛事场地还只是初具雏形的平台。而现在,各个舞台、场馆均已搭建完成。当我站在黄浦江畔巨大的官方海报前,意识到这场国际赛事的许多环节里,也有我自己和上外小伙伴们的身影,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苟涖涵认为,赛事筹备环节中每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背后其实都饱含着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此次志愿服务经历不仅让她深入了解了大型国际赛事的组织与协调过程,也充分锻炼了她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苟涖涵将于今年8月通过北京大学-巴黎政治大学双硕士项目,奔赴巴黎开启她的研究生新旅途。“这次经历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根纽带,连接起上海和巴黎这两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也串起了我的双城生活。”
除了志愿者,赛场内外还有不少上外人的影子——在5月9日下午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志愿者培训暨上岗仪式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运会部副部长皮埃尔·弗拉特-巴迪出席仪式并发表致辞。联合国、欧盟会议口译专业证书持证人,已获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博士录取的2024届硕士校友徐浪在现场提供了中英交替传译。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1997年4月起有组织、有规划、大规模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公益爱心,立足外语特色服务中外人文交流,通过志愿服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连续六年派出2000余名志愿者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覆盖30余个不同语种;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培训与研究基地培养服务联合国机构志愿者。一批批优秀志愿者也在毕业后走上了外事外交、国际组织等重要领域的工作岗位。
在此次赛事中,不论是已投身于前期筹备工作的18名长期志愿者,还是在今天赛事首日集中上岗的志愿者,上外学子们正以扎实的专业本领和出色的综合素质家居设计工作室,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顺利进行奉献上外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