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月7日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营收表现良好:纯数字付费订户净增30万;平均每个订户产生的纯数字收入增3.5%,为9.24美元;数字广告跌3.7%;其他收入增10%;主营利润增38.7%,达1.29亿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发行量为1036万份,其中纯数字订户970万,发行收入4.3亿美元;广告收入减8.4%,为1.64亿美元,其中数字广告1.08亿美元;其他收入8170万美元。
1月23日,《洛杉矶时报》宣布裁员115人,占员工总数的20%。如果这一行动完成,该报的华盛顿分社将遭受重创,近一半员工被迫离职。同时,《旧金山纪事报》、麦克拉奇公司和《洛杉矶时报》驻华盛顿分社分别只剩1人、2人和5人。这还算幸运的,绝大多数州的媒体驻首都分社或记者站已空无一人。这种对民主体系的侵蚀已持续多年,导致立法者的行为被很多媒体忽略,人们无法通过日常报道监督国会议员们是否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中。再加上地方新闻业的衰竭,离开正常的对联邦政府官员的报道,美国人就只能从竞选广告和两党纷争中了解代表自己的政客们的行为。
《》正在招募合作者以检测采用生成式AI技术的广告投放工具,该工具将从第二季度起进入试运营。由该报内部开发的这款软件,可以根据相关的文本信息和目标受众家居设计工作室令广告投放获得最佳效果。该工具还可以帮助广告抵达过去机器根据兴趣、意愿、评论等无法标注出的垂直人群。例如,一款定位于家用小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该工具从该报网站和客户端信息中找到宠物拥有者并向其推荐这款汽车。该报目前拥有1千万付费订户和1亿多注册读者,如此庞大的基数为该报使用广告机器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报在2023年12月起诉微软和OpenAI侵权并索赔数十亿元之前很久就开始了该工具的研发。该报国际首席广告官乔伊·罗宾斯(Joy Robins)说:“这一新软件的推出,表明我们对生成式AI在经营领域的潜力充满信心。”
澳大利亚“九出版集团”(Nine Publishing)旗下有两大高销量报纸,分别是《悉尼先驱晨报》和《时代报》(The Age),均已实施付费墙多年。两报发现,有很多活跃读者利用计量式付费墙的免费阅读额规避付费。于是他们从2023年2月份开始,通过网站的了解可能促使付费阅读的题材、内容和新闻类型,进而尝试人工抬高这类内容的付费墙,减少免费阅读数量,共涉及11%的内容。结果仅仅数周时间,周付费订户就增长了425%,付费订户占流量用户的比重从11%增至40%。试验发现,调查报道、本地新闻和教育类新闻是最易得到付费的内容。还有一些小众而似乎不能引起普遍兴趣的垂直内容,也很容易引发付费意愿。
2005年以来,美国纽约州有半数周报关闭,全州报纸减少了40%,全国则有3000多家报纸停刊。如今,该州超过100家地方报纸成立“帝国州地方新闻联盟”(帝国州是纽约州的别称——译注),试图获得立法层面超党派的一揽子长期支持,以实现地方报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可资利用的已有法案是“地方新闻可持续发展法案”,该法案包含了对地方报纸的税收优惠。2022年一项分析报告称,纽约州将有354个新闻编辑部(包括在纽约市的53个编辑部)受惠于此法案。此外还有“小型企业激励倡议”,联盟将推动地方小型企业在此倡议下在地方媒体做广告,提高家乡媒体营收水平。联盟认为,专业化的报道和经过事实核查的地方新闻是选举和民主体制的基石。
在线新闻平台希腊“内幕新闻”(Inside Story)创办于2016年春,即传统媒体最艰难的时刻。创办人之一迪米特里斯·泽纳基斯(Dimitris Xenakis)那时刚从媒体离职不久,深知受众愿意为何种新闻付费,所以“内幕新闻”主打调查报道,很快在本国甚至欧洲赢得声誉,并获得一些新闻基金会的资助。由于主要采取内容付费模式且已有一定规模的付费订户,该平全不依赖广告,只靠有价值的优质独家内容吸引受众,目前该平台已有4000名左右的付费订户。订户每月支付6欧元或每年60欧元订费,不仅可读取平台的所有内容,还可查阅历史内容,并获得新闻信。泽纳基斯说:“受众的付费意愿由综合因素构成,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对你的信任度。他们相信你家居设计工作室,而你又正在做对的事,就会为你的内容付费。”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Bild)的数字版Bildplus付费订阅量于2023年底达到70万的里程碑量级,今年初又增至707208,因而成为德语区最大订阅媒体,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付费墙新闻媒体之一。受此影响,瑞典小报《一瞥报》(Blick)和英国长期免费的小报《每日邮报》也开始建立付费墙。目前全球12%-15%的在线新闻品牌都建有付费墙。
今年1月,《图片报》的访问量高达5.96亿,比其最大竞争对手、免费网站t-online多1倍。Bildplus是2013年上线的,其负责人丹尼尔·穆欣霍夫(Daniel Mussinghoff)说:“订阅量的增长潜力还很大,目前还看不到任何天花板迹象。”2023年上半年,《图片报》及其姊妹报纸《世界报》(德国全国性对开大报——译注)的营收增长3.4%,其中约48%来自数字端。
美国数字新闻媒体BuzzFeed 2月21日宣布,已将旗下娱乐媒体Complex以1.09亿美元售出,同时将裁员16%。Complex是BuzzFeed2021年以3亿美元重金收购的。这表明,两年前上市并试图通过融资扩大产品规模的这家新媒体,因持续亏损而出现重大逆转。据《华尔街家居设计工作室日报》报道,BuzzFeed已在为旗下美食社交媒体Tasty寻找买家。
BuzzFeed由《赫芬顿邮报》创始人之一的肯尼斯·勒雷(Kenneth Lerer)等人投资创办于2006年,总部在纽约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等多个全国奖项家居设计工作室,并收购了《赫芬顿邮报》。据其2021年12月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时的数据,2020年营收4.21亿美元,但2023年的营收预计只有3.17亿—3.28亿美元,而2023年第三季度的债务为1.57亿美元。其股价也从上市时的1美元跌至21美分。
加拿大对数百名地方记者的联邦补贴项目将于3月份到期,依赖此项资助的独立新闻编辑部都在担心补贴断供。这种不确定性令一些大型编辑部面临大量裁员的风险,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对此表达了不满。“地方新闻业援助项目”(LJI)是由加拿大传统遗产保护部2019年推出的,在其后的5年内资助总额5000万美元,新闻机构可以向其申请资助以雇用地方记者。出台这项政策的背景是,2010年至2017年,加拿大有225家周报和27家日报停刊或退市。目前,全国有来自300家媒体的400名记者接受LJI资助,惠及1400个地方社区。但LJI将于3月31日到期,目前尚无是否继续的任何信息。
德国最大报业集团艾克索·斯普林格近年大举在美扩张,近日更是组建美国管理团队。斯普林格的美国扩张战略始于2015年。当年,其收购美国数字媒体《商业内幕》,又收购统计媒体eMarketer(现更名《情报内幕》);020年收购数字财经媒体“早咖啡”(Morning Brew);2021年收购《政治报》(Politico)。如今,斯普林格在美国的记者数量几乎等同于其德国记者数量。位于纽约的斯普林格美国总部此次成立的管理团队由10人组成,职位分别为首席运营官、负责人文的副总裁、负责信息安全的副总裁、负责美国政府事务的副总裁、高级法律顾问、负责公关的副总裁等。
英国《每日邮报》的母公司每日邮报信托集团(DMGT)2023年收入增长强劲,其中B2B活动是主要增长来源。DMGT旗下拥有《每日邮报》《星期天邮报》《我报》《都市日报》《新科学家》和邮报在线年,集团在线%,目前是最小的收入来源;但活动和会展业收入增长6300万欧元;包括纸媒和在线亿英镑,是目前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集团的活动分部的总部设在阿联酋,覆盖能源、建筑、涂料、医疗、休闲、室内装潢等多个行业。其中在阿布扎比举行的能源展ADIPEC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其次是在迪拜举行的建筑Big5以及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天然气展览会。目前DMGT共有五大收入来源:在线订阅、报纸发行、消费类媒体的广告产品、活动和会展业、存量资产。其中活动和会展业部分增幅居首,高达63%。
印度的道路安全长期堪忧,交通事故数量全球居首。根据世卫组织数据家居设计工作室,印度每天发生425起致死交通事故;其汽车数量仅占全球车辆的1%,交通事故却占全球11%。然而如此社会问题未成为立法者考虑的优先事项。于是印度最大印度语报纸之一的《觉悟日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交通安全造势运动。他们派出750名记者,调查全国182条高速公路,覆盖79657公里,搜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找到七大车祸肇因:1.危险驾驶姿势;2.车辆维护不善;3.标志缺陷;4.烟雾;5.流浪动物;6.市政设施缺陷;7.精神创伤。其间还发表大量报道,其中827篇涉及交通和道路安全,15000篇关于增强民众道路安全意识,1200篇对专家、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的专访。此外,该报还组织了近4500个工作坊,对13万驾驶员进行安全普及教育。交警部门也参与进来,协助将工作坊延伸至校园,270万学生受到教育。
印度14亿人口中,八成是印度教徒,他们视奶牛为神圣。因此,奶牛在印度受到法律保护,例如禁止将非生产性奶牛送入屠宰场。各类奶牛保护委员会还采取行动,杜绝车辆运送奶牛去屠宰场。由此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奶农们要为不能生产的奶牛耗费饲料,很多奶牛因此流浪,城市里的流亡奶牛数量高达520万头,增加车祸,吃食庄稼,还有很多饥饿的奶牛不得不啃食垃圾和塑料袋。政府耗费巨资进行治理,还建设了1800个牛棚,但效果不彰。《觉悟日报》决定参与治理,展开“Gau Gras”(为奶牛寻食)舆论行动,从人类、经济、政策三个维度讨论如何保护奶牛,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建立200多个广播点、150个户外标牌。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达到目的:吸引685个社会组织参与行动;来自1万所学校的150万学生参与行动,将相关信息带入他们的家庭;千百万民众积极应对奶牛需求,主动喂食它们。
(栏目稿件全部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刊学术顾问辜晓进教授提供)